关于侏罗纪公园系列所有作品的介绍,请见“侏罗纪公园系列”。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基本资料导演史蒂芬·史匹柏监制凯瑟琳·肯尼迪杰拉德·R·莫伦(英语:Gerald R. Molen)编剧大卫·柯普麦可·克莱顿原著《侏罗纪公园》麦可·克莱顿作品主演山姆·尼尔萝拉·邓恩杰夫·高布伦李察·艾登堡禄配乐约翰·威廉斯摄影迪恩·康得利(英语:Dean Cundey)剪辑麦可·可汗(英语:Michael Kahn (film editor))制片商安培林娱乐片长127分钟产地 美国语言英语上映及发行上映日期
1993年6月11日 (1993-06-11)(美国)
1993年7月17日 (1993-07-17)(台湾)
1993年7月29日 (1993-07-29)(香港)
发行商环球影业预算6300万美元票房11.09亿美元前作与续作续作《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各地片名中国大陆侏罗纪公园香港侏罗纪公园台湾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英语:Jurassic Park)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电影,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于1990年发表的同名小说。《侏罗纪公园》至2022年为止仍名列全球票房榜前十名之内,首集票房成功之后并发展成系列电影。1997年拍摄续集《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2001年的第三集《侏罗纪公园3》、2015年的第四集《侏罗纪世界》,2018年的第五集《侏罗纪世界:殒落国度》和2022年的第六集《侏罗纪世界:统霸天下》。此电影在当时创下全球电影票房最高纪录,目前则仍然保持着全球电影票房第33位(不计通货膨胀影响)以及北美电影票房第33位(不计通货膨胀影响)的纪录,同时也是斯皮尔伯格的执导生涯之中票房最高者。
《侏罗纪公园》是世上公认的经典电影之一,它是第一部广为使用电脑绘图来制作动物的电影,并成为电影特效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第一部使用DTS音效系统的电影。另外,电影加强恐龙在流行文化中的影响,公众对恐龙的兴趣大大提升,同时关于史前恐龙的新理论也更快速的向世人传递(例如恐龙与鸟类之间具有演化的关系)。和先前的其它电影相比,《侏罗纪公园》对恐龙的描写更具写实性,这是因为有古生物学家指导此片的拍摄。
2013年,电影公司在全球不同地区放映该片的IMAX 3D版,以庆祝影片上映20周年[1],此次重映后最终总票房成功突破10亿美元[2]。
剧情[编辑]
1993年,生物科研集团“国际遺傳公司”(InGen)进行恐龙化石开挖工作时,偶然发现来自于上古时代、存有史前蚊子的琥珀,从蚊子体内提取出稀有的恐龙血液,由此获得恐龙部分基因,再加入两栖动物的基因成功“复活恐龙”。总裁约翰·哈蒙德创立开办名为“侏罗纪公园”的恐龙主题乐园,邀请著名古生物学家亚伦·葛兰与其助手爱丽·萨特勒、混沌理论专家伊恩·马康姆、以及检测公园安全问题的公司股东唐纳·卓那罗前去参观,并希望众人能为其背书。直升机抵达位于哥斯达黎加海域西南方的纳布拉尔岛(英语:Isla Nublar),众人刚到达不久就亲眼目睹一条腕龙与多数草食恐龙,对眼前不可思议的景象目瞪口呆。
侏罗纪公园里的腕龙
在游客中心的实验室中,遗传学家亨利·吴讲解他们以复制技术复活恐龙、靠修改染色体确保所有新生恐龙为母性,并观看一只迅猛龙孵化的过程。基于之前发生过一次保全人员被迅猛龙咬死的意外,使他们决定对迅猛龙单独监禁在高度防护场中,由公园保全主管罗伯特·蒙度看守。午餐期间,一行人开始针对公园概念化以及复活恐龙的克隆伦理(英语:Ethics of cloning)问题展开议论,马康姆指责约翰任意动用基因工程,声言最终会带来灾害。约翰的儿孙俩莉丝和提姆随即到达公园,所有人坐上观光汽车进入游览区,期间遇到一只生病的三角龙,爱丽于是决定留下照顾牠。然而热带风暴开始席卷岛屿,大部分人员集体搭船返回美国大陆避难,留下一小部分人留下来继续运转。
乐园程序员丹尼斯·纳德利受到公司竞争对手“拜奥辛”(BioSyn)的贿赂,准备将公园稀有恐龙胚胎偷运给他们。但由于码头接应他的船只因为风暴而必须提早启程,纳德利设置一系列自动程式关闭安全系统来掩盖行踪,将盗取的胚胎装进一个为走私设计的刮胡泡罐里,开车走游览区的捷径前往东码头。不料,关闭安全系统反而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公园所有高压防护电网均失效。回程途中的亚伦一行人的游览车因此停驶在暴龙饲育场外,暴龙当场咬破电网逃出来。胆怯的卓那罗躲入一旁的厕所,暴龙受灯光吸引而攻击姐弟俩在内的游览车,马康姆冒险用讯号弹将暴龙引走,不慎被暴龙撞塌的厕所压伤腿。卓那罗当场被暴龙吃掉,亚伦趁机救出莉丝,但提姆却跟着汽车一起被暴龙推下悬崖、卡在下方的树上,亚伦带莉丝逃至下方后上树将受惊的提姆救下来,陪姐弟俩在恐龙区的树上度过一晚。
爱丽与罗伯特赶到暴龙场营救受伤的马康姆,但遭暴龙追逐只能先撤退。而纳德利前往码头时车不慎抛锚,试图抄近道时意外撞见一条双冠龙,被牠喷出的毒液毒伤眼睛,最后直接被牠在车中吃掉;他装载胚胎的罐子也滑出去被泥水覆盖起来。隔天,亚伦陪莉丝和提姆折返途中发现恐龙野外繁殖留下的恐龙蛋壳,推论起因于这些参入芦苇蛙(英语:Common reed frog)基因所哺育的恐龙,同样能产生两栖DNA,使其能够在单一性别环境中自行改变性别;正好应验马康姆说过的话“生命会找到出路”。另一方面,工程师雷·阿诺德无法撤销纳德利的程序,哈蒙德下令关闭并重启整座公园的系统。由于部分电力系统需要单独开启,阿诺德前去维修间以外,其他人躲至避难地堡。当阿诺德迟迟没回来后,爱丽和罗伯特出去视察,却刚好发现所有迅猛龙因为系统关闭,因此集体咬断电网逃进丛林中。
罗伯特掩护爱丽进入维修间,独自留在丛林中想办法猎杀迅猛龙,不幸反被迅猛龙以捕猎方式吃掉。爱丽透过对讲机照约翰的指示将所有系统重启,无意间造成当时正在爬电网到另一边的提姆被电击,最后还是亚伦靠心肺复苏救醒他。爱丽马上受一只维修间中的迅猛龙追赶,爱丽同时发现牠已杀死阿诺德,逃出去并将该迅猛龙关在里面。亚伦陪姐弟俩回到游客中心,将她们俩安顿在餐厅后出去寻找其他人,并在不远处找到爱丽。这时,两只迅猛龙走进游客中心,迫使姐弟俩到厨房躲开牠们,最后机智地将一只迅猛龙锁进冷冻库中。亚伦和爱丽回来营救姐弟俩后集体跑入控制室,但迅猛龙很快就过来撞门,由于门锁均失效,腾不出手的亚伦和艾莉只能联手挡门。而众人当中唯一懂纳德利电脑上的UNIX操作系统的莉丝,及时找到正确程序而重启公园所有系统。
亚伦用恢复的电话致电约翰呼叫救援直升机,但迅猛龙破窗而入,他们便从天花板中的通风道爬回大厅,却被两只迅猛龙前后夹击。而暴龙及时进来杀死所有迅猛龙,让众人趁机逃出去坐上约翰的吉普车,集体搭乘救援直升机飞离纳布拉尔岛。途中,疲累的孩子们依偎在原本不喜欢小孩的亚伦身旁,而爱丽和亚伦望着外头从恐龙演化而来的鸟类于海面上翱翔。
演员[编辑]
演员
角色
介绍
山姆·尼尔Sam Neill
亚伦·葛兰特Dr. Alan Grant
古生物学家,领导恐龙化石勘验小组,对迅猛龙一类的龙种十分着迷。他一向不喜欢小孩,这次受哈蒙德邀请参观侏罗纪公园,帮忙照顾他的儿孙俩。
萝拉·邓恩Laura Dern
爱丽·塞特勒Dr. Ellie Sattler
古植物学家,亚伦的搭档,和他一起勘验化石。和亚伦一起参观乐园,对恐龙充满爱心,三角龙是她最喜欢的龙种。
杰夫·高布伦Jeff Goldblum
伊恩·马康姆Dr. Ian Malcolm
研究混沌理论的数学家,受哈蒙德邀请来参观乐园,待人非常刻薄、愤世嫉俗,但略带幽默,对复活恐龙一事保持着反感态度。
李察·艾登保罗Richard Attenborough
约翰·哈蒙德John Hammond
和蔼慈祥、身价亿万的工业大亨,国际基因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侏罗纪公园的创办者,开园前邀请家人和贵宾前来观摩。
雅莉安娜·理察斯Ariana Richards
艾莉西丝·“莉丝”·墨菲Alexis "Lex" Murphy
哈蒙德的孙女,是一位素食者,痴迷于电脑的宅女。对恐龙等动物一向会产生抵触,但却是众人当中最精通电脑的人。
约瑟夫·马杰罗Joseph Mazzello
提摩西·“提姆”·墨菲Timothy "Tim" Murphy
哈蒙德的孙子,莉丝的弟弟,是亚伦的书迷。喜欢恐龙、活泼好动,参观期间紧跟在亚伦身后
韦恩·奈特Wayne Knight
丹尼斯·纳德利Dennis Nedry
来自剑桥大学的程序员,编写出所有让乐园自动化的程式,私底下被公司竞争对手收买而偷运恐龙胚胎出去;他是造成公园灾难的最大主因。
山缪·杰克森Samuel L. Jackson
雷蒙·阿诺德Raymond Arnold
乐园主要系统工程师,为人尽忠职守,总是叼著一根香烟。负责监控及汇报公园的状况,即使是情况危机也绝不推辞。
鲍勃·派克(英语:Bob Peck)Bob Peck
罗伯特·蒙度Robert Muldoon
乐园保全主管,来自肯尼亚的保护官员,有点杞人忧天。曾目睹迅猛龙吃掉自己的部下,而对牠们严加看管。
马丁·费欧(英语:Martin Ferrero)Martin Ferrero
唐诺·卓那罗Donald Gennaro
乐园投资者指派的一位律师代表,来到公园负责为开园前做最后的安全检测。
黄荣亮B. D. Wong
亨利·吴Dr. Henry Wu
华裔遗传学家,公园研究部门的主管,负责恐龙的培育及孵化作业。
卡梅隆·索尔(英语:Cameron Thor)饰演路易斯·道森(Dr. Lewis Dodgson),贿赂纳德利的生物制造公司高层;角色取自原著小说中的同名主要反派。电影制片人杰拉德·R·莫伦(英语:Gerald R. Molen)扮演哈汀博士(Dr. Harding),在生病的三角龙旁边照顾的乐园兽医。而电影摄影师迪恩·康得利(英语:Dean Cundey)客串在码头跟纳德利通电话的人。
制作[编辑]
拍摄[编辑]
电影中福特探险家位于大阪环球影城的复制品.
经过25个月的前置工作后,1992年8月24日开始进行拍摄,在夏威夷的考艾岛取景[3],古兰尼牧场是其中一个主要拍摄场地。由于哥斯达黎加才是原著设定的背景,史匹柏原本打算在该国拍摄。但史匹柏担心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于是选择了他过去拍过电影的夏威夷为拍摄地点。为期三周的拍摄中,包括各式各样的纳布拉尔岛森林白天外景。9月11日,飓风伊尼基正面侵袭考艾岛,让剧组整整一天无法拍摄[4]。电影中许多暴风雨场景是在飓风期间拍摄的。
评价[编辑]
烂番茄网站上对这部电影的专业评价为92分,在134条专业评论中,123条专业评论认为这部片好,11条专业评论认为这部片不好,所以平均评分为8.4/10 ,观众的评价则是91分,在1065540位烂番茄的用户发表的评论中,平均评分为4.3/5 。
票房和奖项[编辑]
《侏罗纪公园》获得市场上的极大成功,在1993年北美首周票房为4702万美金 , 成为当时首周票房历史新高。全球票房高达九亿美金,并一度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至1997年才被《泰坦尼克号》(Titanic)取代。
台湾方面,最终全台票房为新台币4.6亿元[5],一度成为上映最久的电影,并改变了台湾电影分级制度,上映之初为辅导级,后改为新设的保护级。
香港方面,是影史上首部突破六千万港币的电影。
此片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三座奖项:分别是“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以及“最佳混音”。并获得1994年雨果奖的最佳戏剧呈现(Best Dramatic Presentation)。
相关轶闻[编辑]
此条目应避免有陈列杂项、琐碎资料的部分。 (2013年6月15日)请协助将有关资料重新编排成连贯性的文章,安置于适当章节或条目内。
片中对白“生命会找到出路”("Life finds a way")成为其经典名言之一。[6]
《侏罗纪公园》上映前,台湾电影分级是没有保护级[锚点失效]的,由于许多孩童吵著看恐龙,却又在观影后被片中较为惊悚的情节惊吓过度,造成家长也很无奈地抱怨。新闻局便重新审查分级制度,造就日后保护级制度的诞生。[7]
有谣传电影上映后,造成琥珀的市价上涨。
在选择山姆·尼尔饰演艾伦·葛兰特之前,哈里森·福特以及李察·德瑞佛斯和威廉·赫特皆为史匹柏曾经考虑的人选。
史匹柏一开始希望由雪歌妮·薇佛饰演艾莉·萨特勒。
杰夫·高布伦和李察·艾登保罗是最早选定的演员。
电影中出现的UNIX系统界面叫做FSN (档案系统)(英语:fsn (file manager))。
丹尼斯·纳德利使用的编程语言为PASCAL。
饰演伊恩·马尔科姆的杰夫·高布伦(Jeff Goldblum)分别在两部电影中重复一模一样的台词:“一定要快点”(Must go faster)。分别是在《侏罗纪公园》中,躺在吉普车后座发现后方有暴龙追赶时。还有电影《ID4星际终结者》(Independence Day)中和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驾驶飞碟逃出太空船母舰时。
艾伦·葛兰特这个角色是基于真实世界的古生物学家杰克·荷纳博士,他也是电影的指导。
犹他龙(Utahraptor)于电影上映同年被发现,牠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迅猛龙近亲(同为奔龙科)。
电影中的巨型双门是基于1933年的电影《金刚》,这也造成伊恩·马尔柯姆在经过时提到了这部电影,电影配乐师约翰·威廉斯在这个桥段使用了类似的鼓声。
电影中吉普车经过的闸门是基于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里的设计。
在电影《猎杀红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1990)中,山姆·尼尔饰演一位梦想住在蒙大拿的苏联军官,而在《侏罗纪公园》里,葛兰特被叙述成永远离不开蒙大拿的人。
在电影中出现的暴龙、三角龙、迅猛龙、副栉龙和似鸡龙实际上是生存在白垩纪、并非侏罗纪。
电影最初安排的结局原是迅猛龙被掉下来的暴龙骨骸困住,得以让众人侥幸逃生。后来则修改成较具震撼力的一幕:真正的暴龙出现并攻击迅猛龙,碰巧救下众人的性命。
与原著小说的差异[编辑]
在小说中的公园游览车为Toyota Land Cruisers。而电影因为福特汽车置入性行销的需要,换成了Ford Explorers。
电影中恐龙之所以能够逃出,只是因为纳德利关闭了安全系统。而在小说一开始就有恐龙成功逃出,纳德利的破坏只是一连串错误的一部分。
动物的繁殖能力在小说中被多次提起,而在电影中只提过一次。
马科姆刻薄性的独白在电影中被减少。
电影中暴龙追逐桥段出现的角色为爱丽、蒙度和马科姆,小说中则为蒙度和卓那罗。
许多角色在小说中死亡但在电影中存活,反之亦然。例如卓那罗在小说中存活,但在电影中死亡。另外,哈蒙德在小说中被原细颚龙杀死,但在电影中存活;亨利·吴在小说中被迅猛龙吃掉,电影中早已在灾前就搭船去避风暴,并于续集《侏罗纪世界》中再次现身。
格兰特在电影中一开始并不喜欢小孩,但在小说里是喜欢小孩
在电影中,卓那罗被塑造成一个自私的懦夫。然而在小说中,是他前往开启安全系统的电源,和蒙度一同猎杀暴龙,并于小说结尾与格兰特等人捣毁迅猛龙巢穴。
电影中的约翰·哈蒙德是一位善良、仁慈的长者;但他在小说中是一个追求极大化利益的商人。
蕾克丝·墨菲在小说中为提姆的妹妹,电影则相反,并且在小说中精通电脑知识的是提姆,而不是蕾克丝。
蒙度在小说中像是一位疯狂的猎人,在电影中的描述较少并且安静许多。
结尾桥段的不同:小说中格兰特引诱并毒杀了迅猛龙,电影中则是暴龙与迅猛龙的大战。
小说中的园区员工并不会在下班后离开侏罗纪公园。
暴龙在小说中有试图利用舌头去抓取提姆。
小说中的角色离开游览车是为了观察生病的剑龙,在电影中则是生病的三角龙,剑龙直到电影的续集才出现。
小说中的许多桥段被电影的第二集、第三集所采用,例如开场一名小女孩被原细颚龙袭击的桥段。
在小说第一部中,格兰特带着孩子们从公园的水路脱逃、被暴龙追赶、遇到翼龙等桥段。被修改并使用在电影续集《侏罗纪公园3》中。其中角色只有格兰特依旧,暴龙则被换成棘龙。
蒙度和卓那罗在小说中找到了纳德利的尸体,而纳德利在电影中被双脊龙杀死后就没再被提起。另外,小说中的双脊龙比电影中的还要高大许多。而纳德利的尸体与掉出去的胚胎罐子,会在《侏罗纪公园:游戏》中占很大的因素。
电影的结尾并没有说明恐龙的最后遭遇,而在小说最后,整座岛被哥斯达黎加军队轰炸殆尽(事实上,哥斯达黎加是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常设军队的国家),只有少数恐龙逃出。
格兰特和爱丽在电影中似乎有感情关系,但在小说中则提到爱丽已经和别人订婚。
作者似乎偏爱可方便替自己代言的伊恩,而在第二集中只用了一页、几句话就让第一集里技术上已死亡的伊恩复活。而格兰特只在小说第二集中被配角陶吉森提起一次而已。电影第三集有替格兰特平反的意味。某种意义上小说试图赶上电影,电影又试图赶上小说。
在电影中Hammond创立侏罗纪公园的目标是让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恐龙,在小说中他只想大赚一笔。
小说中描述侏罗纪公园的设备的精密昂贵、系统的复杂等情节在电影中被大量减少。
在小说中被多个角色多次提及和作为章节封面的Malcolm Theory, dragon curves在电影中从未出现。
小说中Arnold曾恢复了侏罗纪公园的电力和安全系统,而电影中Arnold对Hammond说没有Nedry他无法恢复侏罗纪公园,小说中的重启是为了恢复电话系统。
小说中的公园游客负责人Ed Regis并没有出现在电影里,Ed Regis的很多戏份,比如在电力失灵时看到暴龙后惊吓逃进厕所等被分在Gennaro的身上。
小说序章中一名受伤建筑工人被咬死一段与电影有极大差异。第一,小说中没有说明那工人的名字,电影中他则名为Jophery Brown。第二,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是Ed Regis,电影则为Muldoon。第三,那名工人在小说中是被送往诊所后伤重而死,电影中他是直接被迅猛龙吃掉。
在电影中公园Hammond和Gennaro都对公园安全很有信心,而在小说中Gennaro从一开始就对公园的安全和可行性产生怀疑。
小说中Wu提起除了哥斯达黎加侏罗纪公园外,InGen还将修建欧洲侏罗纪公园和日本侏罗纪公园。
电影中Sattler找到了Arnold被迅猛龙咬掉的手臂,小说则没有。
电影中主角在乘车游览时没有看到任何恐龙,小说中双冠龙、暴龙则有陆续出场的情节。
电影中为了引诱暴龙现身而放出来的山羊,直到夜晚暴风雨来临,栅栏被断电时才被出现的暴龙吞噬;小说中则是暴龙出现时就将山羊咬死并吞食。
参考文献[编辑]
^ 《侏罗纪公园》曝3D重映海报 明年4月登陆北美. Mtime时光网.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2).
^ Jurassic Park (1993). Box Office Mojo. [May 6,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9).
^ Shay、Duncan. The Making of Jurassic Park. Boxtree. 1993年6月30日 [2015年6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5日).
^ Shay、Duncan,86页
^ 《侏罗纪世界》致敬前作 勾影迷回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5.6.10 中国时报
^ Spielberg, Steven, Jurassic Park, 1993-06-11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6)
^ TVBS新闻台. 《侏羅紀》票房創紀錄 改變台灣電影分級制. TVBS新闻台. 2015-06-25 [201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3)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
电影主题
AllMovie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英文)
烂番茄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英文)
Box Office Mojo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英文)
TCM电影资料库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英文)
Metacritic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英文)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英文)
开眼电影网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繁体中文)
Yahoo奇摩电影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繁体中文)
雅虎香港电影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繁体中文)
豆瓣电影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 (简体中文)
时光网上《侏罗纪公园》的资料(简体中文)
查论编侏罗纪公园作者:迈克尔·克莱顿小说
《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
电影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1993)
《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1997)
《侏罗纪公园3》(2001)
侏罗纪世界
《侏罗纪世界》(2015)
《侏罗纪世界:殒落国度》(2018)
《侏罗纪世界:统霸天下》(2022)
《侏罗纪世界:重生》(2025)
电视
《乐高侏罗纪世界:秘密展览》
《乐高侏罗纪世界:纳布拉尔岛传奇(英语:Lego Jurassic World: Legend of Isla Nublar)》
《侏罗纪世界:白垩冒险营(英语:Jurassic World Camp Cretaceous)》
〈Brave(英语:Brave (Jurassic World Camp Cretaceous))〉
短片
《乐高侏罗纪世界:帝王暴龙逃脱(英语:Lego Jurassic World: The Indominus Escape)》
《侏罗纪世界:巨石之战》
《侏罗纪世界:统治霸权序幕(英语:Jurassic World Dominion prologue)》
角色(英语:List of Jurassic Park characters)人类
约翰·哈蒙德
伊恩·马尔科姆
梅茜·洛克伍德
音乐
侏罗纪公园(英语:Jurassic Park: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失落的世界(英语: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film score))
侏罗纪公园III(英语:Jurassic Park III (film score))
侏罗纪世界(英语:Jurassic World (film score))
殒落国度(英语:Jurassic World: Fallen Kingdom (film score))
游乐项目
水上滑道
好莱坞环球影城滑道(英语:Jurassic Park: The Ride (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
日本环球影城滑道(英语:Jurassic Park: The Ride (Universal Studios Japan))
河流探险(英语:Jurassic Park Rapids Adventure)
冒险岛乐园
天幕飞行(英语:Canopy Flyer)
恐龙骑士(英语:Dino-Soarin')
琥珀攀岩
北京环球影城侏罗纪世界大冒险
北京环球影城飞越侏罗纪
相关资料
克隆动物(英语:List of cloned animals in Jurassic Park)
电子游戏(英语:List of Jurassic Park video games)
侏罗纪公园互动
侏罗纪世界:进化
同名歌曲(英语:Jurassic Park (song))
查论编史蒂芬·史匹柏作品
荣誉(英语:List of awards and nominations received by Steven Spielberg)
书目(英语:Steven Spielberg bibliography)
作品
电影执导
《火光》(1964)
《滑流(英语:Slipstream (unfinished film))》(1967,未完成)
《安培林》(1968)
《横冲直撞大逃亡》(1974,兼编剧)
《大白鲨》(1975)
《第三类接触》(1977,兼编剧)
《一九四一》(1979)
《法柜奇兵》(1981)
《E.T.外星人》(1982)
《魔宫传奇》(1984)
《紫色姐妹花》(1985)
《太阳帝国》(1987)
《圣战奇兵》(1989)
《直到永远(英语:Always (1989 film))》(1989)
《虎克船长》(1991)
《侏罗纪公园》(1993)
《辛德勒的名单》(1993)
《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1997)
《勇者无惧》(1997)
《抢救雷恩大兵》(1998)
《A.I.人工智能》(2001,兼编剧)
《关键报告》(2002)
《神鬼交锋》(2002)
《航站情缘》(2004)
《强战世界》(2005)
《慕尼黑》(2005)
《印第安纳琼斯:水晶骷髅王国》(2008)
《丁丁历险记》(2011)
《战马》(2011)
《林肯》(2012)
《间谍桥》(2015)
《吹梦巨人》(2016)
《邮报:密战》(2017)
《一级玩家》(2018)
《西城故事》(2021)
《法贝尔曼》(2022,兼编剧)
电影编剧
《父子双雄(英语:Ace Eli and Rodger of the Skies)》(1973)
《鬼哭神号》(1982,兼监制)
《七宝奇谋》(1985)
电影监制
《老鼠也移民之西部历险记》(1991)
《艺伎回忆录》(2005)
《硫磺岛的英雄们》(2006)
《来自硫磺岛的信》(2006)
《超级8》(2011)
《美味不设限》(2014)
《印第安纳琼斯:命运轮盘》(2023)
《紫色姐妹花》(2023)
《音乐大师》(2023)
电视剧电视电影
《夜间画廊(英语:Night Gallery (film))》(1969,章节〈Eyes〉)
《L.A. 2017(英语:L.A. 2017)》(1971)
《决斗(英语:Duel (1971 film))》(1971)
《邪灵(英语:Something Evil)》(1972)
《野蛮(英语:Savage (1973 TV film))》(1973)
《阴阳魔界(英语:Twilight Zone: The Movie)》(1983,章节〈Kick the Can〉)
《惊异传奇(英语:Amazing Stories (1985 TV series))》(1985—1987)
《高度警戒110(英语:High Incident)》(1996—1997)
《入侵美国(英语:Invasion America)》(1998)
其他相关
安培林集团
安培林娱乐
安培林电视
梦工厂电视
Amblimation(英语:Amblimation)
梦工厂
南加州大学Shoah基金会视觉历史与教育机构(英语:USC Shoah Foundation Institute for Visual History and Education)
查论编麦可·克莱顿作品作品列表(英语:Michael Crichton bibliography)小说
天外病菌(英语:The Andromeda Strain)(1969)
终端人(英语:The Terminal Man)(1972)
火车大劫案(1975)
乘着夜雾的恶魔(英语:Eaters of the Dead)(1976)
刚果惊魂(英语:Congo (novel))(1980)
神秘之球(英语:Sphere (novel))(1987)
侏罗纪公园(1990)
旭日东昇(英语:Rising Sun (Crichton novel))(1992)
桃色机密(英语:Disclosure (novel))(1994)
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1995)
机身(1996)
时间线(1999)
奈米猎杀(2002)
恐惧状态(2004)
NEXT危基当前(英语:Next (Crichton novel))(2006)
海盗经纬(英语:Pirate Latitudes)(2009) *
Micro(英语:Micro (novel))(2011) *
Dragon Teeth(英语:Dragon Teeth)(2017) *
小说(以笔名发表)
Odds On(英语:Odds On)(1966)
Scratch One(英语:Scratch One)(1967)
Easy Go(英语:Easy Go (novel))(1968)
死亡手术室(英语:A Case of Need)(1968)
Zero Cool(英语:Zero Cool)(1969)
The Venom Business(英语:The Venom Business)(1969)
Drug of Choice(英语:Drug of Choice)(1970)
Dealing: or the Berkeley-to-Boston Forty-Brick Lost-Bag Blues(英语:Dealing: or the Berkeley-to-Boston Forty-Brick Lost-Bag Blues)(1970)
Grave Descend(英语:Grave Descend)(1970)
Binary(英语:Binary (novel))(1972)
小说(他人接续)
The Andromeda Evolution(英语:The Andromeda Evolution)(2019)
非虚构类文学
Five Patients(英语:Five Patients)(1970)
Jasper Johns(英语:Jasper Johns (book))(1977)
Electronic Life(英语:Electronic Life)(1983)
麦可·克莱顿旅行开麦拉(英语:Travels (book))(1988)
电影导演
毁灭阴谋(英语:Pursuit (1972 American film))(1972)
西部世界(1973)
八号房禁地(英语:Coma (1978 film))(1978)
黄金列车大奇案(1978)
神秘美人局(英语:Looker)(1981)
霹雳追魂弹(1984)
陷阱边缘(英语:Physical Evidence)(1989)
电影编剧
偷窥狂(英语:Extreme Close-Up (film))(1973)
侏罗纪公园(1993)
旭日东昇(1993)
龙卷风(1996)
电视剧
Beyond Westworld(英语:Beyond Westworld)(1980)
仁心仁术(1994–2009)
西部世界(2016–2022)
电子游戏
Amazon(英语:Amazon (video game))(1984)
Westworld 2000(英语:Westworld 2000)(1996)
Timeline(英语:Timeline (video game))(2000)
侏罗纪公园系列(英语:Jurassic Park video games)
改编自其小说的影剧
人间大浩劫(英语:The Andromeda Strain (film))(1971)
亡命追踪(英语:Dealing: Or the Berkeley-to-Boston Forty-Brick Lost-Bag Blues (film))(1972)
凶杀追踪(英语:The Carey Treatment)(1972)
毁灭阴谋(英语:Pursuit (1972 American film))(1972)
电脑狂魔(英语:The Terminal Man (film))(1974)
黄金列车大奇案(1979)
侏罗纪公园(1993)
旭日东昇(1993)
桃色机密(1994)
刚果惊魂(1995)
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1997)
地动天惊(1998)
杀战风云(1999)
侏罗纪公园3(2001)
迷失凶间(2003)
致命病种(英语:The Andromeda Strain (miniseries))(2008)
侏罗纪世界(2015)
侏罗纪世界:殒落国度(2018)
侏罗纪世界:统霸天下(2022)
跨媒体制作
西部世界系列(英语:Westworld)(1973至今)
侏罗纪公园系列(1993至今)
相关Antarctica cooling controversy(英语:Antarctica cooling controversy)
*死后出版
查论编蓝丝带奖最佳外语片1950年代
51 日落大道
52 凡尔杜先生
53 禁忌的游戏
54 恐惧的代价
55 伊甸园之东
56 不堪回首话当年
57 大路
58 老人与海
59 十二怒汉
1960年代
60 海滨(日语:渚にて (小説))
61 烽火母女泪(日语:ふたりの女)
62 愤怒的葡萄
63 花落莺啼春(日语:シベールの日曜日)
64 原野百合花
65 欢乐满人间
66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1970年代
75 伦尼的故事(日语:レニー・ブルース (映画))
76 德士司机
77 洛奇
78 家族的肖像(日语:家族の肖像)
79 猎鹿人
1980年代
80 克蓝玛对克蓝玛
81 铁皮鼓
82 E.T.外星人
83 闪电舞
84 太空先锋
85 证人
86 紫色
87 铁面无私
88 柏林苍穹下
89 终极警探
1990年代
90 梦幻成真
91 沉默的羔羊
92 刺杀肯尼迪
93 侏罗纪公园
94 低俗小说
95 廊桥遗梦
96 七宗罪
97 泰坦尼克号
98 铁面特警队
99 美丽人生
2000年代
00 黑暗中的舞者
01 JSA安全地带
02 少林足球
03 无间道
04 神秘河流
05 登峰造击
06 父辈的旗帜
07 梦幻女郎
08 黑暗骑士
09 驱·逐
2010年代
10 第九区
11 黑天鹅
12 悲惨世界
13 地心引力
14 泽西男孩
15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16 星际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17 隐藏人物
18 波希米亚狂想曲
19 小丑
2020年代
20 寄生上流
21 007:生死交战
22 捍卫战士:独行侠
23 超级玛利欧兄弟电影版
24 奥本海默
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新人 | 最佳外语片
查论编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1970年代77 洛奇 | 78 家族的肖像(英语:Conversation Piece (film)) | 79 猎鹿人1980年代80 克蓝玛对克蓝玛 | 81 铁皮鼓 | 82 E.T.外星人 | 83 军官与绅士 | 84 美国往事 | 85 阿玛迪斯 | 86 回到未来 | 87 野战排 | 88 末代皇帝 | 89 终极警探1990年代90 梦幻成真 | 91 与狼共舞 | 92 刺杀肯尼迪 | 93 侏罗纪公园 | 94 辛德勒的名单 | 95 肖申克的救赎 | 96 邮差 | 97 泰坦尼克号 | 98 铁面特警队 | 99 第六感2000年代00 黑暗中的舞者 | 01 跳出我天地 | 02 孽爱伤痕 | 03 钢琴家 | 04 最后武士 | 05 登峰造击 | 06 父辈的旗帜 | 07 来自硫磺岛的信 | 08 黑暗骑士 | 09 驱·逐2010年代10 阿凡达 | 11 国王的演讲 | 12 无法触碰 | 13 悲惨世界 | 14 冰雪奇缘 | 15 美国狙击手 | 16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 | 17 乐来越爱你 | 18 波希米亚狂想曲 | 19 小丑2020年代20 寄生上流 | 21 007:生死交战 | 22 捍卫战士:独行侠 | 23 不可能的任务:致命清算 | 24 奥本海默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新人奖 | 最佳音乐 | 最佳动画片 | 最佳外语片
查论编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1970年代
第五号屠宰场 (1972)
超世纪谍杀案 (1973)
滚球大战 (1974/75)
逃离地下天堂 (1976)
星际大战 (1977)
超人 (1978)
异形 (1979)
1980年代
星际大战五部曲:帝国大反击 (1980)
超人2 (1981)
E.T.外星人 (1982)
星际大战六部曲:绝地大反攻 (1983)
终结者 (1984)
回到未来 (1985)
异形2 (1986)
机器战警 (1987)
异形帝国 (1988)
全面回忆 (1989/1990)
1990年代
终结者2:审判日 (1991)
星际旅行VI:未来之城 (1992)
侏罗纪公园 (1993)
星际之门 (1994)
十二只猴子 (1995)
天煞-地球反击战 (1996)
黑超特警组 (1997)
绝世天劫 / 移魂都市 (1998)
黑客帝国 (1999)
2000年代
X战警 (2000)
人工智能 (2001)
少数派报告 (2002)
X战警2 (2003)
无痛失恋 (2004)
星际大战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复仇 (2005)
人类之子 (2006)
科洛弗档案 (2007)
铁甲奇侠 (2008)
阿凡达 (2009)
2010年代
全面启动 (2010)
猿人争霸战:猩凶革命 (2011)
复仇者联盟 (2012)
地心引力 (2013)
星际穿越 (2014)
星球大战7 (2015)
星际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2016)
银翼杀手2049 (2017)
一级玩家 (2018/19)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 (2019/20)
2020年代
不! (2021/22)
阿凡达:水之道 (2022/23)
沙丘:第二部 (2023/24)
最佳科幻电影 · 最佳奇幻电影 · 最佳恐怖电影 · 最佳动作或历险电影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年轻演员 · 最佳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