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我是哈哈虾,(https://xueqiu.com/7005507852/330302489)
【哪些国家认怂了?】截至2025年4月5日,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压力下,已有多国采取妥协或降税措施以避免贸易冲突升级,具体包括以下国家:一、东南亚国家1. 越南- 全面降税:将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关税从5%降至2%,汽车关税从45%-64%降至32%,乙醇关税从10%降至5%,并削减美国农产品(苹果、鸡肉等)关税。- 科技合作示好:批准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在越南试运行,以强化与美科技合作。- 经济诉求: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占GDP的7%,高关税直接威胁其电子、纺织等支柱产业,政府试图通过产业链绑定降低美方制裁压力。2. 印度- 针对性降税:提议降低美国杏仁、蔓越莓、波本威士忌等农产品关税,并考虑取消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税以平衡贸易逆差。- 战略权衡:印度对美出口占GDP的3.2%,其新兴产业(如电动汽车电池)依赖美国技术,降税旨在避免产业链断裂。3. 柬埔寨- 快速妥协:在美国宣布49%的高关税后,24小时内将美国部分商品关税从35%降至5%,包括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4. 印尼- 单方面服软:面对32%的关税压力(涉及棕榈油、纺织品等),明确表示“不采取报复措施”,并通过简化贸易条例、派遣代表团谈判维持对美出口稳定。- 经济脆弱性:印尼对美出口占GDP的12%,关税可能导致50亿美元年损失和200万岗位流失,且镍矿加工等产业依赖美资技术。---二、美洲及大洋洲国家1. 加拿大与墨西哥- 推进零关税:加拿大宣布“朝着零关税迈进”,墨西哥未计划征收报复性关税,两国试图通过《美墨加协定》框架缓解汽车关税冲击(美国车价或因此上涨1.2万美元)。2. 澳大利亚- 公开认怂:成为首个明确不报复的美国盟友,总理阿尔巴尼斯称“关税不符合盟友行为”,但担忧军事同盟关系受损,选择牺牲贸易利益。3. 新西兰- 被动接受:尽管新西兰实际对美平均关税仅1.9%,仍接受美国10%的“对等关税”,并声明不采取反制措施以避免推高国内通胀。---三、欧洲与东亚国家1. 欧盟- 选择性妥协:计划将美国汽车进口关税从10%降至2.5%,以匹配美国对欧盟汽车关税水平,但同步准备超200亿欧元的反制预案。2. 日本与韩国- 隐性让步:日本成立“关税对策本部”评估影响,韩国召开紧急会议调整对美投资策略,两国均未宣布报复性关税,实际默认美方压力。---总结上述国家的妥协策略可分为三类:1. 经济绑定型(如越南、印度):通过降税吸引美企投资,以产业链深度绑定换取豁免;2. 地缘依附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基于军事或政治同盟关系放弃反制;3. 风险规避型(如印尼、柬埔寨):因产业脆弱性被迫单方面让步。这些妥协行为已引发全球反关税联盟的分化,而中国成为目前唯一全面反制的国家。